陕西科技项目申报资讯
难度大、荣誉度高!渭南市2025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申报指南!小编现将申报条件、流程、材料及时间总结如下,如有疑问可咨询小编!
免费咨询:18715034835(微信同号)
一、奖项类别(六类)
(1)最高科学技术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不分等级。
(2)创新驱动秦创原奖分为杰出贡献奖和贡献奖两个类别。
(3)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两个等级,科学技术进步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级。
二、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申报条件
(一)最高科学技术奖
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下列中国公民:
1.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取得重大成就的;
2.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做出突出贡献,为本省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
(二)自然科学奖
自然科学奖注重前瞻性、理论性,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个人、组织。
前款所称重大科学发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
2.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3.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
(三)技术发明奖
技术发明奖注重原创性、实用性,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器件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个人、组织。
前款所称重大技术发明,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
2.具有先进性、创造性、实用价值;
3.经实施,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显著贡献,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四)科学技术进步奖
科学技术进步奖注重创新性、效益性,授予完成和应用推广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为推动本省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
前款所称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技术创新性突出,技术经济指标先进;
2.经应用推广,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显著贡献;
3.在推动行业科学技术进步、改善民生等方面有重大贡献。
(五)创新驱动秦创原奖
创新驱动秦创原奖注重引领性、示范性,原则上授予本省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家。
前款所称重大贡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在推动本省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中做出重大贡献;
2.实现新产品开发及相关的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创新;
3.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中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推动本省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4.在创新实践和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六)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本省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下列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1.与本省的中国公民或者组织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的;
2.向本省的中国公民或者组织传授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成效特别显著的;
3.为促进本省与外国的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做出重要贡献的。
三、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提名要求
提名者应遵守提名规则和程序,对提名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并在提名、协助答辩和异议处理等工作中承担相应责任。
(一)专家提名
1.提名资格。具备提名资格的专家(以下简称提名专家)包括:
(1)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2)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不含外籍院士);
(3)2020年(含)以来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第一完成人;
(4)2020年(含)以来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及以上的第一完成人(以下简称省奖第一完成人)。
2.提名条件。提名专家应在本人熟悉的学科领域范围内进行提名,每人可独立或与他人联合提名1项省科学技术奖。
(1)最高科学技术奖: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院士、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第一完成人,可3人联合提名。
(2)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院士、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第一完成人可独立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的第一完成人、省奖第一完成人,可2人联合提名。
(3)涉及国家安全的保密项目(下称专用项目)不接受专家提名。
3.年龄要求。院士年龄不超过75岁;第一完成人年龄不超过70岁。
4.回避要求。提名专家不得作为本年度提名项目完成人,不得参加本人提名项目的评审活动(应主动提出回避)。联合提名时,列第一位的为主责专家,提名项目的建议授奖等次应不高于主责专家所对应的获奖等次,与项目候选人同一法人单位的提名专家不得超过1人。
(二)单位提名
1.提名资格。省人民政府各有关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国务院部门有关驻陕单位;符合条件的组织机构、大型企业等。
2.提名要求。提名单位应当建立科学规范的遴选机制,对本学科、本行业、本地区、本部门的项目(人选)进行认真审核后择优提名。
(1)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项目(人选)由符合提名资格的单位提名。
(2)创新驱动秦创原奖由省人民政府有关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提名。
(3)专用项目由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提名。
(三)提名等级
(1)最高科学技术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不分等级。创新驱动秦创原奖分为杰出贡献奖和贡献奖两个类别。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两个等级,科学技术进步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级。专用项目只能提名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一等奖及二等奖。
(2)省科学技术奖实行按等级标准提名、独立评审表决的机制。提名项目提交后,建议等级不得变更。提名评审的落选项目不再降格参评。
(3)提名者对评审专家有回避要求的,应提交《回避专家申请表》,说明申请回避的理由,提供证明材料并加盖提名单位公章或提名专家签名。
(四)候选项目(人选)的基本条件
提名项目(人选)必须符合提名手册中明确的有关要求外,还须满足以下条件:
1.自然科学奖项目提供的代表性论文论著应当公开发表满2年,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整体技术应用满2年。
2.自然科学奖项目的完成人应当是提交的主要论文(专著)的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技术发明奖项目一般应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排名前三位的候选人一般应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的发明人。
3.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作为一个提名项目的完成人。
4.前两年度省科技奖获奖项目的前三完成人,不能作为本年度省科技奖提名项目完成人。
5.经前两年度受理公示后提交评审但未授奖的项目(人选),不得以同样技术内容提名本年度省科技奖。
6.上一年度通过专业会议评审后撤奖的项目(人选),不得以相关技术内容提名本年度省科学技术奖。
7.列入国家或省部级计划、基金支持的项目,应当在项目整体验收后提名。
8.提名项目应当进行科技成果登记。
9.支撑提名项目的标准、专利、论文等知识产权,应为本项目独有,且未在已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项目或本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其他提名项目中使用。
10.涉及国家法律法规审批的提名项目,如新药、医疗器械、动植物新品种等,在未获得有关行政主管机关批准,或行政审批时间未满两年不得提名。
11.在陕连续工作不少于5年且每年不少于6个月的外籍人员,可被提名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
12.近5年曾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或“陕西省三秦友谊奖”的候选人(或组织)可优先提名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四、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提名书填写要求
(一)通用项目
1.通用项目提名书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电子版提名书通过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系统在线填写完成,纸质版提名书由系统生成的电子版打印,未通过系统生成自行编写的不予受理。
2.附件中各类佐证材料应与提名书主件所填内容一一对应,并在系统中上传。纸质版提名书中须提供原件的部分(盖有公章或亲笔签名,专家提名意见、完成人合作关系等),可用原件替换电子版提名书对应页面。
3.纸质版提名书主件与附件材料合订成册,不需另加封面,单双面打印均可。提名书主件彩色打印,附件一律采用A4规格,原件是彩色的使用彩色复印。
4.候选项目(人选)在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系统在线填报并提交。
(二)专用项目
根据保密要求,专用项目不得在线填报,按照提名手册的模板填写纸质材料。
五、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提名材料报送要求
1.专家提名的,提交纸质提名书原件1份及电子版;公示情况及结果(主责专家签字)。
2.单位提名的,提交提名函1份(各设区市由政府办公厅来函),内容应包括公示情况及结果;纸质提名书原件1份及电子版;《项目汇总表》(由系统导出,汇总表为多页的,每页均应加盖提名单位公章)。
3.未进行提名前公示和未说明公示情况的不予受理。
4.纸质提名书必须与电子版内容严格一致。通用项目(人选)提名材料不得有任何涉密内容。
5.科普项目需附2套科普作品。
6.专用项目按省委军民融合办要求报送。
关于渭南市2025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申报,如有疑问或申报意向可咨询小编!
渭南市科学技术奖申报免费咨询:18715034835(微信同号)
(卧涛科技:提供项目申报代办、知识产权、政府补贴政策、工商注册、代账调账、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申报材料编写、股改挂牌上市咨询等服务)